安徽枞阳左宕左氏宗祠拜谒记
时间:2024-10-09 23:02 来源:安徽左氏 作者:管理员 点击:0次
据爹爹介绍,左姓族人鼻祖为齐国公姜子牙,“左”原意为辅佐,亦为官职称呼,齐国公有左、右公子,其中左公子之后就以官职的“左”为姓。我们这一支是世祖在清咸丰年间由横埠宕上左迁来江南的(另一支为岗上左),2009年冬日曾与剑华一道前往模埠,参加宗祠筹建典礼及世祖迁坟大会,记得主要参会者中有原江淮董事局延安主席。
![]() 当天有难得的冬日暖阳,天空湛蓝。在家门口新开的兰州清真拉面馆吃过早餐后,已是8点,晨对另加一份的肉夹馍赞不绝口,味道酥脆纯正。
儿时对长江的记忆深刻,“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既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惆怅,又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洒脱。过去总是走铜陵大桥过江,这次决定在江口汽车渡江,我们都是首次。
汽宙鸣响后,轮船缓缓离开江岸,江面上东来西往的船舶很多,真的是八百里皖江黄金水道。亲近大江的感觉真好,就是少了儿时常见的江豚,俗称江猪,江猪在起风前会前呼后拥地浮出江面,本地人都将其作为天气预报了。又正值冬日,领略不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境。
江中心的航标鲜艳夺目,在江流中上下飘荡,默默地为过往船只保驾护航。
经10分钟的航程汽车下船,经长江大堤上的229省道往北到汤沟镇,顿然想起有一老领导当年还在枞阳师范当过老师。这里农村集镇与省内平原地区一样,千遍一律没什么特色。目的地在记忆中有些模糊,电话问剑华可以导航到横埠中学,约半小时后我们到达横埠,询问路人,他们说左氏祠堂老大的,就从横埠中学正对面的巷子往西边村庄走。于是将车停在粮站内,与晨步行几分钟,直接就到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宗祠管理处,原来车子可以直接开到。
初见宗祠,正面朝南,纵深三开间连成一体,也就像农村的二三层小楼,中间用高大的院墙连起来,门楼的檐角像庙宇一样设计。首次来我们都留个影,晨不太会用相机拍照,我的照片有点歪呀。
宗祠大门紧闭,于是按管理处悬挂的联系人指示牌,电话族人延祥。
门当不小,就是油漆显得不细腻。
门楼上的“钟鼎名门”与“忠孝永昌”牌匾
守门的是大象,而不是狮子,不得而解,记得福建金龙大门口也是大象。
宗祠正前方有一个不小的鱼塘,就像老家隔壁村的鱼塘一样。选址在这里估计也有寓意。
不一会,延祥就到了,一位健硕的老人。老人说从筹建典礼开始到现在整10年,算起来头带尾12个年头,自己是代为维护的,年纪大了,需要年轻一点的人来接班。听说我们是从贵池过来的后,说应提前打个电话,万一正好有事不在家就不好办了,刚才他就正在有点事。大门打开立见一块木质牌坊,背印宗祠简介。
墙壁上镶有宗祠管理规定和竣工碑。
与剑华当年的捐款刻在墙上的石碑上。
族徽及《起源》、济阳郡望
我辈是班序中的“克”字辈,这个班序起源于我们的世祖光斗公,乃著名水利专家,明末东林党的重要成员,累官至左佥都御史,万历"六君子"之一。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七(1619年)年被举任为浙江道监察御史, 是史可法的座师,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许多努力,在出任屯田监察御史在天津实施"三因十四议"的屯田方案,结果"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还主持了西北水利空间范围内的京东、畿辅的水利屯田实践,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而含冤下狱。被捕时家乡父老头顶明镜,手端清水,拥马首嚎哭,"缇骑亦为之涕零",不久在狱中折磨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南明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目前宗祠所在的村庄名就叫“中义村”,似为谐音。
延祥介绍说宗祠建筑由九华山一位族人承建,除内部两层间的楼板外,基本是用水泥钢筋仿木制结构而成的,维护成本低一些,在我看来确有点粗糙之感。宗祠两侧墙上,镶有各位名人世祖的石像,下面都有简单的生平介绍,一股骄傲涌上心头,我们的世祖好历害。
光斗公与左宗棠
|
- 上一篇:山东莱阳左公祠寻踪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