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第四代守墓人黄志清老人荣获首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
时间:2023-06-21 15:40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admin 点击:0次
自从1885年左宗棠病逝后归葬于雨花区跳马镇,黄氏家族就与左公相伴相守。黄志清曾祖父黄佑春在左宗棠去世后的一年就成为左墓的首位守墓人,他为左公墓守护达50年。年老后,他将守墓重任转交给了儿子黄子辉(黄志清的祖父)。黄子辉与其儿子黄明生(黄志清的父亲)一起守墓长达14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左氏墓庐屋、左氏牌坊统归当地的人民政府管理,从此黄家暂时告别守护左公墓的重任。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宗棠墓遭到破坏,包括御碑亭、牌坊、神道、墓葬本体等悉数损毁。1985年,左宗棠墓被列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进行大修。黄志清以为守墓使命就此结束,可政府将左公墓的守护工作又交给了他。
为了守墓,黄志清几乎没出过远门。每天清晨拿上扫把清理落叶,为前来祭拜左公的人讲解。黄老四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守护“左墓”,得此荣誉实至名归。
![]() 左氏族人左勇与黄志清、黄均父子合影。
守护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第一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揭晓
长沙晚报6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文物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见证,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积累和灵魂所在。让一件件文物得到精心保护,让一座座历史建筑焕发生机,就是在守护一座城市的“根”与“魂”。9日晚,在2023年长沙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式上,揭晓了第一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并进行推介。
第一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评选由长沙市文旅广电局主办,通过面向全市征集文物保护优秀事迹,展现长沙文物事业发展的不凡成就和文物工作者的昂扬风采。通过各地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议等环节,最终从30名参选人中推选出10名“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
黄志清,是左宗棠墓第四代守墓人,兢兢业业守护“左墓”已近40年;谢觉哉同志故居守护员龙白莲,20多年来,她以故居为家,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爱护故居;长沙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执法九大队大队长龚闯,他认真落实文物市场执法主体责任,主动服务文保单位、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不断强化文物市场动态监管;开福区湘雅路街道文昌阁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陈利霞,扎根老街,多方争取修缮文保单位,将老公馆打造成文旅融合服务展馆,让一条沧桑老街蝶变成为网红文物巷。
望城区文旅广体局文物科副科长熊熹宇,从事文物安全管理17年来,建立起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台账和安全巡查机制;长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人员李鹏举,积极参与侦破盗掘古墓葬系列案件,有力震慑和打击了盗掘、破坏文物犯罪分子;天心区坡子街街道碧湘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文物保护员郭小迪,他从2011年起担负起社区文物保护工作,特别关注马益顺巷59号修复前后的安全管理和活化利用。
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安防工作站巡护队,10多年来,他们以极高的责任感,投入汉长沙王陵墓群的日夜巡护,成为王陵墓群的“忠诚卫士”;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40年来,他们主持了系列重大考古发掘,用脚步丈量长沙历史的厚度,为构建长沙历史谱系、探索长沙地区文明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文物资料部,创新文物安全技术,加强文物安全管理,确保了馆内2万件套藏品和近万件可移动文物的安全。
据悉,下一步,长沙将深入挖掘文物守护人背后的故事,让常年坚守一线又鲜为人知的基层文物从业者有机会走向大众视野,同时以此为契机讲好长沙文物故事,让公众全面了解长沙文物,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
第一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及优秀组织奖名单
(一)第一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个人)
黄志清 雨花区左宗棠墓守墓人
龙白莲 宁乡市谢觉哉同志故居守护员
龚 闯 长沙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执法九大队大队长
陈利霞 开福区湘雅路街道文昌阁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熊熹宇 望城区文旅广体局文物科副科长
李鹏举 长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人员
郭小迪 天心区坡子街街道碧湘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文物保护员
(二)第一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团体)
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安防工作站巡护队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文物资料部
(三)第一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优秀组织奖
|